此陪葬鬲鼎,主體由圍成一圈的三個羊頭構成,每隻各由一足支撐。外形六只羊角互相連接。羊頭朝三向極度擴展,使結構頗有氣勢。
公羊是具有魔力的動物,在新石器末期,常被作為葬禮的祭品,羊頭埋在死者身邊。對立體實物感興趣,出現於商代殷時(公元前12世紀),當時在長方形青銅器及從陶器衍生的圓形器之後,進而又增添一系列獸形器。
乳狀三足器是中國容器中最古老的一種,很實用,這種發明使食物與火的接觸更佳。
這件作品借助陶模塊範法鑄成,裝飾恰如其分地利用接縫的稜邊,呈現極好的節奏感。
作為權利實際的象徵,青銅器在商代達到前所未有的華麗,因為帝王對祖先的崇拜開始在政治和宗教活動中佔據優勢地位。祖先列入神靈的世界,如受到尊崇可為活人祈福。因此之故,祭器介於現世和神界之間,賦予王權合法化,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能够開採及運送青銅器製造所需的材料反映了商代複雜的國家機構和強大的中央集權,同時意味著從那個時代起就已擁有遼闊的領土,秩序的維持及强大的經濟能力。
如想進一步了解,請查閱中國藝術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