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豬龍是件神奇的創造。龍體環繞,中間形成孔狀,頂部為豬首,雙耳豎立,兩眼滾圓。吻部扁平,有多道皺紋。這件豬龍雙獸結合的玉器,反映一個畜牧和農業共存的社會。
古玉帶有銹色斑痕,屬於軟玉類,十分堅硬,之後在十八世紀,中國人用翡翠來代替。若無金屬工具,玉器製作工藝頗為艱難,需用各種磨玉砂,拋光,打磨 , 除花費氣力外,也要本領高超。
玉這種特殊的材料不僅顯示持有者的高貴,同時也令其所代表的事物更為崇高。還有玉材持久不損,也有利於將遠古的造形傳至後代。
中國新石器時代的特色在於賦予玉器重要的地位:位於東北的紅山文化(公元前3500-2500年),其主要遺址為發現玉豬龍的牛河梁(而東南部,以浙江一帶為軸線的良渚文化,則明顯以玉琮來表示文化特徵)。幾批帶一致性的出土文物,揭示出紅山文化特有的母系社會:在玉豬龍附近,找到一些像似孕婦,形體寬大的泥塑。其中,有的是在神廟中發掘出來的。考古學家推測這些塑像是被作為母神來崇拜的對象,與生育繁衍有關,保証族羣的生存力。
如想進一步了解,請查閱中國藝術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