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元代瓷器來說,這件梅瓶提供了罕見,有意義的見證。事實上,世上僅有另外兩件與其相仿,一件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一件在揚州博物館。瓶體輪廓雅典,肩部寬大,底足狹小,外表一色,忠實於來自宋代的審美標準。腹部白釉飛龍精雕細刻,小頭,細嘴,長頸彎曲,背上有刺,足為三爪,通體深色鈷藍,皆屬元代特點。大概供官方使用。
瓷石中配以大量的高嶺土,可在一千三百五十度高溫下燒製,瓷體堅硬,碎片鋒利,白色純淨。鈷是極少數能承受此高溫的顏料,因而給瓷器帶來這種卓越的藍色。景德鎮所產白瓷,表面細膩潤滑,天然資源豊富, 不僅盛產高嶺土,兼之靠近南部海港,為其後來發展,提供了決定性因素。
元代促進瓷器出口,產品銷至東南亞,日本及遠東。蒙古統治者決意擴大瓷器的經濟生產密度,並在十四世紀,創建前所未有的窯坊集中以及合理的組織。鈷藍釉與白瓷的結合,得以產生一種新技術,導致瓷器的新發展,最終成為代表中國的一種標記。
如想進一步了解,請查閱中國藝術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