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湖北 楚國(公元前5-3世紀) 公元前五世紀 彩漆木雕 高:60釐米 MA6272
[texte] =>
這隻臥鹿,腿蜷於體,頭呈卵形抬起,鼻尖似嗅空氣,極為自然。鹿用漆木由三部分組成,上插一對化石長角,留有彩痕;右側後身,有一圓盤,作為鼓;身軀上飾水珠狀圖案,屬常見於南亞的鹿類。
這件藝術品的真實性,可能出於忠實再現鹿吉祥特徵的願望,從而保證此器神奇的功效。鹿頭靠楔子與軀體相連,杏仁雙眼拿鑿子刻劃,嘴縫用鋸拉出,分開的四肢由橫口斧砍成。背部有幾道裂縫,是長久留在潮濕處所致。
色彩變暗,但無大損,歸功於由水銀硫化物為主要成分的紅染料,使腐蝕減緩。在江陵雨臺山十號墓發掘出來一些同類的模型,均屬鎮墓獸。這些風格極為冩實的陪葬品,在所有場合都是尋求以鹿角為媒介,將巫術和死者的靈魂聯在一起,而轉世的儀式中可能伴有鼓聲。從線條走向寫實,這類動物的出現,反映了楚國獨特神奇動物緩慢的演變過程。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楚國是一個獨立的王國,佔據南方大片區域,為戰國七雄之一。
如想進一步了解,請查閱中國藝術目錄。